深夜的出租屋里,小北第5次点开那个熟悉的头像,按下语音通话键。三秒后,听筒里传来一声带着笑的“喂”,背景音是同样窸窣的键盘声。没有寒暄,没有客套,两人默契地开着语音各忙各的——她赶PPT,他打游戏,偶尔穿插两句吐槽,像两个平行时空的室友。
这是当下年轻人中悄然流行的“聊天搭子”社交:彼此不需要知根知底,不介入现实生活,却能在特定时刻成为“云端共处”的陪伴者。某社交平台数据显示,带有#语音连麦学习#、#游戏搭子#标签的帖子半年增长300%,有人甚至专门制作《连麦礼仪手册》,标注“禁止查户口”“可静音但别突然消失”等规则。
心理学家李婷认为,这种低负担的社交模式精准击中了Z世代的矛盾需求:“他们渴望连接又惧怕亲密,语音搭子就像社交代餐——能缓解孤独,又不必付出传统友谊的情感成本。”
凌晨两点,小北的屏幕终于跳出“保存成功”的提示。耳机里传来游戏结束音效,搭子懒洋洋地说:“我睡了,你记得关麦。”通话时长4小时27分,两人对话不超过20句。但小北觉得,这比朋友圈的点赞温暖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