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仙林,夜晚的酒精是大学生活的隐秘注脚。
当自习室的灯光渐次熄灭,烧烤摊的烟火升腾而起,"喝酒搭子"们便默契地钻进巷子深处的小酒馆。有人抱着期末的苦闷而来,有人揣着社团的八卦赴约,也有人单纯想找个人对瓶吹——毕竟,南京的晚风里总缺一口冰镇的勇气。
这些临时组建的"酒友联盟"自带江湖规矩:
-语言学博士会在三杯精酿后开始分析"吨吨吨"的拟声词演化史;
-隔壁体院兄弟永远用划拳决定谁买单,尽管他连赢七局;
-文艺社学姐坚持认为梅子酒配《红楼梦》才是微醺的最高境界。
老板早已看透一切,默默给常客留好靠窗的座位。玻璃上的水珠与年轻人的心事一起往下滑,在木质桌面上洇出深浅不一的圆。
其实谁在乎喝的是1664还是乌苏呢? 不过是贪恋那些碰杯时突然坦白的真心话, 和有人陪你醉醺醺唱完最后一班地铁的《成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