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三的校园里,总有一群人格外“神秘”——他们早起占座图书馆,深夜刷题到熄灯,手机里存满行测公式和申论范文,话题从“今天吃什么”变成了“这道题选B还是C”。他们,就是“考公搭子”,一群为公务员考试并肩作战的伙伴。
1.搭子不是“饭搭子”,是战友
考公的孤独感,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。而“搭子”的出现,让这份孤独有了温度:互相监督打卡,分享最新时政热点,吐槽模考卷的“变态”题目,甚至为一道逻辑推理题争得面红耳赤。他们像战友一样,在对方想偷懒时说一句“再刷一套题”,在心态崩溃时递上一杯奶茶:“怕什么?我错得比你还多!”
2.从“内卷”到“共卷”
有人调侃考公搭子是“内卷联盟”,但真正的搭子关系绝非恶性竞争。好的搭子会分工整理资料,你负责行测技巧,我研究申论模板;会坦诚分享自己的薄弱项,互相补位;会在对方陷入“我考不上”的焦虑时,用“去年学长裸考都上岸了”的玩笑拉回信心。这种“共卷”,是1+1>2的成长。
3.上岸or不上岸,搭子都是青春限定款 考公的结果或许不同——有人一举成“公”,有人转战秋招,但这段互相搀扶的日子会成为独特的记忆:记得图书馆闭馆时路灯下的背影,记得模考分数进步时的击掌,甚至记得对方最爱的“上岸玄学”——比如一定要穿那件红色卫衣去考场。多年后回想起来,那个和你一起啃《人民时评》的搭子,或许比录取通知书更让人怀念。
尾声: 大三考公搭子,是青春里一场温暖的“合谋”。他们未必能陪你走到终点,但一定让你在奔赴终点的路上,少一点狼狈,多一份底气。就像某位上岸学姐的留言:“感谢我的搭子,虽然我们最终去了不同单位,但那段一起‘疯’的时光,让我相信——努力的人,永远不会独行。”
(正文完)
注: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文中案例或加入具体备考场景(如线上刷题群、线下模考互助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