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4点的北京,秋凉渗进外套的缝隙,长安街的路灯还亮着。小李攥着手机,屏幕上是刚建不久的微信群——“天安门升旗搭子互助组”,消息不断弹出:“南池子入口集合”“带身份证!”“有人要拼车吗?”。半小时后,她与三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汇合,彼此默契地笑了笑,像一场秘密行动的同盟。
“看升旗搭子”是近年社交平台上的新词,专指结伴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的陌生人。有人为占前排通宵排队,需要轮流守位;有人独自北漂,想借仪式感冲淡孤独;更多人是游客,在“人生必做清单”里勾选这一项时,渴望有人分享那一刻的震撼。
国旗护卫队的脚步声划破晨曦时,人群突然安静。前排的男生主动蹲下让后排拍照,身旁的阿姨递来暖宝宝,而小李的“搭子”们正互相举着手机录视频——镜头里是同一面升起的红旗,却装着四份不同的哽咽。
散场后,他们在国旗飘扬的背景前合影,微信群名被改成“2023.10.1升旗小分队”。有人提议去吃炒肝,有人急着赶高铁,但分别前都认真说了句“谢谢”。这种短暂而纯粹的联结,或许正是当代人对抗原子化生活的方式:在象征集体记忆的旗帜下,陌生人成了共享心跳的临时战友。
(注:文中人物为虚构,细节基于真实社交平台案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