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西安,有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叫“扫街搭子”——素不相识的摄影爱好者或城市漫游者,因对街头光影的共同痴迷而结伴同行。他们穿梭于回民街的热气蒸腾里,蹲守在城墙根的斑驳树影下,或是隐入西影厂老厂区的工业废墟中,用镜头捕捉十三朝古都的呼吸与心跳。
“扫街”本是无目的的行走艺术,但有了搭子,孤独的观察便成了热闹的共创。00后大学生小鹿在社交平台发帖“求搭子”,第二天就与三位陌生人相约广仁寺红墙下互拍;退休教师老张的胶片相机里,装满了搭子们带他发现的市井彩蛋——早市秤杆上的油光、湘子庙街偶遇的汉服姑娘。
这座城市的魔幻现实主义,在扫街搭子的视角下愈发清晰:钟楼车流与皮影戏同框,咖啡店主和卖甑糕的老汉共用一片树荫。有人专拍褪色的国营商店招牌,有人痴迷记录夜市摊主的手部特写。当搭子们交换内存卡时,拼凑出的竟是长安城未被导游手册收录的B面。
如今,“西安扫街搭子”话题在抖音已有2.3亿次浏览。年轻人说这是对抗电子盆栽生活的方式,老西安人则笑称:“从前是‘搭伙逛大集’,现在是‘搭伙找光影’。”或许正如永宁门旁那位总被拍的修鞋匠所言:“你们拍的不是照片,是西安人过日子的温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