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东,一场无声的“战役”正在写字楼外的出租屋、图书馆和付费自习室里上演—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成为“全职考公搭子”,结伴脱产备考公务员,彼此监督、资源共享,甚至合租分摊成本,只为在激烈的竞争中“上岸”。
这一现象背后,是广东公务员考试逐年攀升的报录比和年轻人对“稳定”的迫切追求。据数据显示,2023年广东省考热门岗位竞争超3000:1,而全职备考的考生占比接近四成。许多“考公搭子”坦言,脱产压力巨大,但结盟能缓解孤独感:“有人一起刷题到凌晨,好像就没那么难熬了。”
他们的日常高度同质化:早晨7点打卡晨读,共享高价购买的网课资源,轮流整理行测高频考点,甚至模拟面试互相“毒舌点评”。广州某自习室店主观察到,这类群体常占据固定座位,“他们的桌上除了真题,还有缓解焦虑的褪黑素”。
然而,全职备考的经济与心理成本不容忽视。多数人依靠积蓄或家庭支持,部分人选择兼职外卖骑手维持生计。心理专家提醒,搭子间的“内卷”可能加剧焦虑,需警惕“抱团取暖变相互消耗”。
当“上岸”成为执念,这些年轻人的选择既是应对内卷的务实策略,也折射出职业多元化的困境。一位三战失败的考生在社交媒体写道:“搭子们陆续上岸后,自习室只剩我一人,但明天还得继续。”或许,比考试更难的是在“稳定”与“自我价值”间找到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