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的小酒馆里,95后女孩小林正举着一杯“荔枝冷萃金酒”拍照发朋友圈,配文“今日酒搭子已就位”。她口中的“酒搭子”,并非熟人朋友,而是一位通过本地社交群组约到的陌生人——两人因同样想尝试这家网红酒吧的新品而结伴,分摊套餐费用、互相拍照打卡,结束后默契地互道再见。这种被称为“创产酒搭子”的社交模式,正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中悄然兴起。
“创产”即“创造生产”,而“酒搭子”则脱胎于传统“饭搭子”概念,特指以低成本、轻社交为目的的临时饮酒伙伴。与常规社交不同,“创产酒搭子”的核心在于“共创体验”:双方通过拼单降低消费门槛,共享探店流量,甚至合作产出短视频内容。某社交平台数据显示,2023年带有#酒搭子招募#标签的帖子同比增长320%,评论区高频词是“AA制”“出片”“限时3小时”。
这种模式的走红,折射出年轻人对“精准社交”的需求。26岁的互联网从业者阿杰坦言:“和同事喝酒要聊职场八卦,和老朋友聚会得回忆青春,但酒搭子只需要讨论酒好不好喝。”零负担的浅关系、明确的社交边界,让压力山大的都市青年找到了喘息空间。与此同时,精明的商家也嗅到商机:上海某清吧推出“双人盲盒调酒套餐”,杭州则有剧本杀酒馆设计“陌生人组队破冰游戏”,将“酒搭子”转化为消费场景的增值服务。
不过,风险亦如影随形。有消费者反映遭遇“酒托”或拼单后对方临时爽约,律师提醒线上约伴需注意隐私保护和费用预付规则。尽管如此,“创产酒搭子”依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——它或许无法替代深度社交,却为城市孤独症提供了一剂微醺解药。毕竟,当年轻人举起酒杯时,他们喝的不只是酒精,还有一份对“恰到好处的陪伴”的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