决定去武汉的那天,我盯着手机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景点标记,突然冒出一个念头:这次,我不想再当“独行侠”了。
热干面的香气、长江的晚风、黄鹤楼的落日……这些风景固然动人,但如果有个人一起分享,或许会更鲜活。于是,我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帖子:“武汉三日游,找搭子!一起嗦粉、逛巷子、拍夜景,AA制不矫情~”
没想到,回应比想象中热烈。
第一天:过早搭子,从一碗热干面开始 凌晨六点,我和搭子小陈在粮道街碰头。她是本地大学生,熟门熟路地带我钻进一家老店。“芝麻酱要拌匀,配蛋酒才地道!”她边说边示范。我们挤在塑料凳上嗦粉,隔壁桌的大爷笑着插话:“年轻人,豆皮也要试试撒!”——原来搭子还能“传染”,陌生人突然就变成了临时饭友。
第二天:暴走搭子,迷路也是风景 在昙华林和另一位搭子阿杰汇合时,他正举着相机拍墙上的涂鸦。“我负责拍照,你负责当模特?”他眨眨眼。我们跟着导航却误入一条菜市场,索性蹲在路边啃莲蓬,听摊主用武汉话教我们挑菱角。原计划的“网红打卡”变成了市井漫游,反而记住了这座城的烟火气。
最后一天:长江边的告别 夜晚的江滩,早前在群里约的五个搭子竟然全到齐了。有人带了周黑鸭,有人拎着啤酒,我们坐在台阶上玩“武汉知多少”快问快答。“古琴台伯牙子期的故事?”“知音!”大家笑着碰杯。江轮鸣笛驶过,灯光碎在浪里——原来所谓搭子,不过是让孤独的旅程多几个知音。
回程高铁上,我翻着相册里那些糊掉的合影和偷拍表情包,突然懂了:找搭子不是怕孤单,而是想用不同的眼睛,装下同一座城的千百种模样。
(P.S.如果你也想去武汉找搭子,我的经验是:明确行程、主动破冰、安全第一——当然,别忘了带充电宝,毕竟快乐的电量总不够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