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湖北十堰,有一种独特的市井温情叫“搭子”——它不是血缘纽带,也非利益交换,而是街坊邻里间自然而然的互助与陪伴。清晨的早餐摊前,拼桌共食一碗三合汤的“饭搭子”;菜市场里帮独居老人提重物的“力气搭子”;傍晚丹江口水库边结伴散步的“遛弯搭子”……这些看似琐碎的互动,构成了十堰人生活中最朴实的默契。
十堰的“搭子”文化,源于这座工业移民城市的包容底色。上世纪因二汽建设汇聚的五湖四海之人,在陌生的山城中靠互助扎根。如今,“搭子”精神已融入城市肌理:社区里的“接送孩子搭子”轮流照管放学路,广场舞队中的“教学搭子”耐心示范动作,甚至暴雨天陌生人共享的一把伞,都是十堰式温暖的注脚。
这种不刻意、不功利的交往哲学,让快节奏时代下的疏离感在这里消弭。正如一位本地人笑言:“在十堰,你永远不缺‘搭子’,缺的只是发现的眼睛。”或许,正是这些微小却确定的联结,让这座山水之城始终散发着令人安心的烟火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