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宜昌,剧本杀早已不是简单的桌游,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社交仪式。当长江的雾气漫过滨江公园,当解放路的霓虹点亮夜色,总有一群“戏精”在某个角落翻开剧本,用6小时演完别人的一生——他们自称“宜昌剧本杀搭子”,是这座城市最会“搞事情”的社交生物。
1.宜昌搭子,人均“多副面孔”
从学生党到上班族,剧本杀搭子的职业跨度堪比剧本类型:有医学院学生拿《病娇男孩》练解剖逻辑,有公务员玩《官渡》偷偷过足权谋瘾,甚至嬢嬢们组队《拆迁》能吵出真实菜市场气势。在宜昌方言和普通话的无缝切换中,他们用演技证明:人生如戏,全靠脑补。
2.拼车暗号,比相亲还讲究
“缺1情感本水龙头,拒菠萝头”“硬核车差推土机,自带计算器优先”——宜昌剧本杀群的拼车公告,堪称人类行为学样本。有人为《告别诗》哭湿三包纸巾,有人为《死幻》算破草稿纸,而最默契的搭子,往往诞生于DM(主持人)那句“凶手就在你们当中”时的集体飙戏。
3.长江边的“沉浸式江湖” 宜昌剧本杀店藏着地域彩蛋:江景房开本时,窗外货轮鸣笛秒变《雾起云浮》BGM;三峡大学旁的店里,《大圣》剧本和校园青春无缝联动。更有搭子玩完《青楼》直奔陶珠路夜市,把剧本里的“赌局”续摊成烧烤啤酒的江湖。
如今,“剧本杀搭子”正成为宜昌年轻人的新型社交货币。他们用一场场虚构的凶案和情缘,对抗着城市的疏离感——毕竟,当你在剧本里骗过对方三回还没被绝交,这大概就是宜昌式信任的终极考验了。
(结尾彩蛋:据说在宜昌,最好的搭子关系是——你当完他的“杀父仇人”,还能一起去江边嗦一碗红油小面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