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校园里,我们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身影——食堂里拼桌的热闹,课间走廊上的嬉笑,放学后结伴而行的背影。但如果你是一个没有"搭子"的人,这些场景或许会显得格外遥远。
没有固定的饭友,偶尔独自低头刷手机掩饰尴尬;小组活动时,需要主动凑到不熟悉的同学身边;体育课自由组队,总在等待被"认领"……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,或许会让你怀疑自己是否不够合群。
但独行未必等于孤独。没有"搭子"的校园生活,反而是一段珍贵的自我探索期: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选择图书馆的角落,观察人群中鲜少被注意的细节;不必迁就他人的时间表,突然想去的展览或自习,抬脚就能出发。那些独自度过的午后,可能让你比同龄人更早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。
当然,人类终究需要联结。如果偶尔感到寂寞,不妨把独处时培养的敏锐用在观察周围——那个同样总是一个人看书的同学,或许正等着有人分享读后感;兴趣社团里陌生的面孔下,可能藏着与你相似的灵魂。
校园里的"搭子文化"像一种温柔的惯性,但独行的人,往往走得更有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