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将至,朋友圈里晒出的机票和风景照让小林心痒难耐。作为大三学生,她渴望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但“一个人不敢,朋友又没空”的困境让她犯了难。最终,她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帖子:“02年女生,求女生搭子,6月云南7天游,攻略可商量!”短短半天,收件箱里塞满了同龄人的留言——这不过是当下“女大学生找旅游搭子”热潮的一个缩影。
“一个人怕孤单,一群人怕麻烦”
像小林这样的女生不在少数。她们向往自由行,又担心独自面对交通、住宿等安全隐患;传统结伴游常因朋友间时间、预算不合而流产。于是,通过小红书、豆瓣等平台寻找“陌生人搭子”成了折中选择。某旅游APP数据显示,2023年暑期“旅游搭子”搜索量同比暴涨300%,其中18-24岁女性占比超六成。
默契与边界:新型旅行社交的AB面
成功的搭子组合往往能碰撞出意外惊喜。大二学生阿紫在西藏结识了同校不同系的搭子,两人分工明确:一个擅长攻略,一个精于砍价,还互相拍出点赞破千的旅行大片。但风险同样存在——有女生吐槽遇到“公主病”搭子,全程摆烂还抱怨住宿条件;更需警惕的是人身安全问题,网友“栗子”就因轻信对方,被临时放鸽子导致滞留机场。
安全指南:从“网友”到“旅伴”的必修课 1.信息交叉验证:查看对方社交账号历史记录,视频通话确认身份,互换学生证/身份证(关键信息打码); 2.金钱AA前置化:车票、住宿等大额支出通过正规平台预订,避免现金交易; 3.应急备案:提前告知亲友行程,随身携带防狼警报器,选择青年旅舍等公共住宿; 4.降低期待值:接受“搭子是临时队友而非闺蜜”,保留灵活调整行程的权利。
心理学教授李雯指出:“这种弱连接社交本质是年轻人对‘可控自由度’的探索。”正如小林最终和搭子完成的洱海骑行,她们在环海路上分享防晒霜和人生故事,第二天又默契地各自分头探索——这或许正是Z世代旅行哲学的缩影:既要结伴的温暖,也要独处的留白。
(文末可添加互动:你有过找旅游搭子的经历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故事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