汕尾,这座夹在潮汕与粤东之间的海滨小城,总被匆匆过客忽略,却藏着最生猛的市井滋味。跟着我的“探店搭子”穿街走巷,才发现这里的烟火气,早被当地人揉进了晨起的粿条汤、午后的菜茶碗,和深夜大排档的炭火噼啪声里。
晨起一碗“咸甜局”
二马路的“老地方菜茶”是本地人的早餐据点。老板娘舀起一勺猪骨高汤,铺上鱿鱼干、虾仁、炒米,再豪气地撒一层胡椒粉。搭子咬开酥脆的炒米,含混不清地嘟囔:“这碗‘咸茶’,汕尾人居然叫‘茶’!”隔壁桌的阿伯笑着插话:“后生仔,试试甜口的‘菜茶’嘛!”——原来汕尾人连早餐都要玩咸甜对决。
午后巷弄的“粿”然惊喜
拐进新城路的老巷,蒸笼掀开的雾气里藏着“阿婆菜粿”的三十年手艺。韭菜粿翠绿透亮,芋头粿绵密咸香,搭子举着手机狂拍:“这褶皱!这油光!简直是粿界爱马仕!”阿婆笑着多塞给我们两个鼠曲粿:“后生人,吃饱才有力气逛呀。”
夜市的“海鲜暗号” 入夜的大马路大排档,才是汕尾的终极副本。老板拎着活蹦乱跳的九节虾问:“姜葱炒?椒盐?还是……”搭子秒接暗号:“油焖!多加金不换!”当啵啵冒泡的砂锅粥上桌,蘸着普宁豆酱的鱿鱼须还在扭动,我们终于懂了汕尾人的傲娇:谁说潮汕美食地图,非得绕过汕尾?
离开发烫的炭炉时,搭子突然举着蚝烙回头:“明天要不要去红海湾,边看日落边撸串?”你看,在汕尾,连约饭都像一场蓄谋已久的江湖重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