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重庆大学,有一种独特的校园社交方式叫“找饭搭子”——它不仅是拼桌吃饭的默契,更是大学生活里温暖的情感纽带。
清晨的食堂里,一句“走,二两小面加煎蛋”就能唤醒惺忪的室友;午间下课后,几个同学匆匆奔向虎溪校区的网红窗口,边排队边吐槽专业课的“硬核”作业;深夜的烧烤摊前,社团伙伴们举着苕皮豆干,聊着期末考和未来规划……“饭搭子”之间无需客套,一碗5元的豌杂面能吃出江湖义气,一顿火锅更是拉近了天南地北的距离。
有人调侃:“重大人的友谊,是从‘今天吃哪个食堂’的灵魂拷问开始的。”从A区的老食堂到D区的风味档口,饭搭子们用脚步丈量着校园美食地图,也用酸甜苦辣记录青春。或许毕业后会忘记某门课的公式,但一定会记得那个总帮你抢辣子鸡窗口座位的同桌,和那句熟悉的——“走噻,再不吃菜要凉了!”
在这里,“饭搭子”是独属于山城校园的烟火气,是少年们最朴素的告白:好好吃饭,一起长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