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南,考公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眼中“唯一正确的出路”。激烈的竞争催生了一种特殊的群体——“全职考公搭子”:他们放弃工作、脱产备考,通过线上社群或线下自习室结成互助联盟,共享资料、监督学习,甚至合租蜗居以分摊成本。
“一个人走不远,但一群人能熬下去”
郑州某付费自习室里,25岁的李阳和3个“考公搭子”每天雷打不动学习12小时。他们分工明确:有人整理时政热点,有人专攻行测题库,晚上互相抽查错题。“全职备考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,搭子就是彼此的光。”李阳说。这种模式在河南尤其普遍——2023年河南省考报名人数超30万,而多数岗位报录比超过100:1。
经济压力下的“孤注一掷”
全职备考意味着零收入。不少搭子选择合租城中村月租500元的单间,顿顿馒头配咸菜。“家里支持半年,再考不上就得去打工。”洛阳女孩王雯的笔记里夹着计算生活费的纸条。部分培训机构趁机推出“包过班”,学费高达5万元,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负担。
争议中的“互助经济学” 有人质疑这种互助是“内卷的温情包装”,但也有人从中看到草根智慧。心理学专家指出,搭子关系能缓解孤独感,但过度依赖可能弱化自主性。“最重要的是明确目标——你究竟是为上岸,还是为逃避社会?”
眼下,新一轮省考临近,自习室的灯光依旧亮到深夜。对这些河南青年而言,“搭子”是战友,也是镜子,照出考公热潮下的渴望与迷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