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四点的青岛,海风裹着微咸的凉意,天边还未泛起鱼肚白,但栈桥的石阶上已三三两两聚起了人。他们举着手机、架着相机,或裹紧外套小声交谈,或独自静默望向东方——这是一群“看日出搭子”,因追逐同一场海上晨光而短暂结盟的陌生人。
青岛的日出自带滤镜。当第一缕金红刺破云层,将海水染成琥珀色,整座城市仿佛被按下暂停键。有人欢呼,有人屏息,快门声此起彼伏。而此刻的“搭子”关系也微妙升温:帮忙拍合影的、分享热咖啡的、指着远处帆影聊两句的……没有社交压力,只有对自然的共同敬畏。
“一个人看日出是治愈,一群人看是热闹。”刚毕业的小林这样形容。她在社交平台约到几位“日出搭子”,原本担心尴尬,却发现彼此默契地保持着舒适距离——既共享感动,又不必寒暄生平。这种短暂而纯粹的联结,恰如青岛的日出:热烈却不灼人,转瞬即逝却足够点亮一天。
老青岛人王叔是石老人浴场的“常驻搭子”。他总带着保温壶和折叠凳,主动为年轻人指最佳机位。“这些年,看日出的搭子换了一茬茬,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。”他说这话时,晨光正掠过他花白的鬓角,落进身后年轻人的镜头里。
或许,青岛的魔力就在于:它让孤独与陪伴在此刻和解。当朝阳彻底跃出海面,搭子们四散离去,各自投入人海。但那些共度的晨光,会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,被潮水带进记忆深处,偶尔闪光。
(配图建议:逆光剪影的看日出人群、晨光中的栈桥、石老人浴场朝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