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近春节,“北京年夜饭搭子”的话题悄然登上社交平台热搜。独居的北漂青年、留京工作的异乡人,甚至本地“空巢”年轻人,纷纷发起“拼桌年夜饭”的邀约——陌生人因一顿饭结缘,在热气腾腾的铜锅涮肉或胡同小馆的饺子宴里,用“搭子”式团圆消解乡愁。
这种新型社交模式背后,是都市青年对传统年味的重新诠释。有人带着家乡特产赴约,现场教学包汤圆;有人组局玩起桌游守岁,把“孤独经济”变成“共享年味”;更有餐厅推出“拼桌套餐”,为临时组合的“饭搭子”定制融合菜,让天南地北的口味在同一张桌上和解。
“与其一个人点外卖,不如和陌生人碰个杯。”一位参与过拼桌的95后表示。心理学家指出,这种轻社交既保留了个人边界感,又满足了节日的情感需求。当“年夜饭搭子”成为城市新民俗,或许正如网友所言:“北京最冷的冬天,也能被一顿饭捂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