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首尔的江南区狎鸥亭洞,玻璃幕墙的医美诊所和咖啡馆一样密集。这里的街头常能听到中文对话,而话题总绕不开“哪个医生技术好”“恢复期怎么安排”——这是一群专程飞赴首尔“Do脸”的年轻人,他们正在实践一种新型社交关系:“医美搭子”。
所谓“Do脸搭子”,是结伴赴韩整形的临时盟友。从小红书组队、机场碰面,到共享翻译、互相冰敷,这种关系比旅行搭子更亲密,又比闺蜜更“功利”。26岁的上海白领Lina坦言:“和陌生人一起反而没负担,术后浮肿的样子被看到也无所谓,反正回国后大概率不再联系。”
首尔为此衍生出配套服务:提供“拼团砍价”的中介、专接中国客户的恢复期民宿,甚至“术后口罩观光团”。但暗流也随之涌动——有人因审美分歧中途拆伙,更多人陷入“搭子内卷”:“本来只想打玻尿酸,看别人做轮廓手术,脑子一热就刷卡了。”
这种短暂而高效的联结,折射出Z世代对医美去羞耻化的态度,也暴露了颜值焦虑背后的孤独经济。当变美成为刚需,“搭子”就成了这场消费主义游戏中最理性的选择:既分摊风险,又不必交付真心。
(完)
注:正文保持中性观察视角,结合社会现象与个体故事,适合时尚/社会类媒体调性。如需强化数据或案例可补充具体访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