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武汉还笼着薄雾,我和三位“搭子”已背上行囊,踏上了开往十堰的高铁。两小时的车程里,窗外的城市渐次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鄂西北起伏的青山——此行的目的地,是那座“亘古无双胜境”的武当山。
▍结伴而行:武汉“搭子”的默契
“搭子”是武汉年轻人对旅伴的亲切称呼,无需深交,却因共同的向往而默契十足。我们四人素不相识,却在登山群一拍即合:爱摄影的小王扛着三脚架,学太极的李姐念叨着“紫霄宫的晨功”,而我和阿磊只求一场逃离都市的清净。高铁上分享的热干面和周黑鸭,成了这场缘分的第一味注解。
▍山门初遇:六百阶的“下马威”
抵达山脚已近正午,游客中心的导游笑着提醒:“真武大帝的考验从这儿就开始了。”选择徒步上山的我们,在太子坡的六百级台阶前败下阵来。石阶陡峭如通天梯,李姐却气定神闲:“呼吸跟着步子走,武当的功夫全在‘慢’字里。”果然,放缓节奏后,山风裹挟着檀香掠过,连台阶缝隙里的小野花都成了风景。
▍夜宿南岩:星空与道观的对话 傍晚入住南岩附近的民宿,四人拼了一桌道家素斋。香菇炖豆腐的鲜甜还未散去,小王已架好设备拍星轨:“武当的夜空像被紫霄宫香火熏过的幕布。”而远处隐约传来的钟声,让人恍惚分不清是现实还是《道德经》里的回响。
▍金顶朝圣:云雾中的顿悟 次日凌晨四点,我们打着手电向金顶进发。山雾浓得化不开,汗水与露水混在一起,直到第一缕晨光刺破云海,太和宫的金顶骤然浮现——那一刻,无人说话。阿磊突然笑了:“原来‘搭子’的终极意义,就是互相拽着别在半路放弃。”
回程的动车驶离十堰站时,李姐在群里发了张四人合影,背景是金顶那株千年银杏。我想,武当山或许从未在意过谁是独行者谁是“搭子”,但它永远慷慨,让每一段同行的脚步都成为自己的道。
(Tips:武汉至武当山高铁每日6班,建议提前预订民宿;徒步爱好者可选古神道,但需备足饮水;若时间有限,缆车上下金顶更省力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