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都青羊区,麻将不止是消遣,更是一种扎根市井的生活哲学。
宽窄巷子的老茶馆外,竹椅嘎吱作响,四人一桌的“血战到底”常从午后厮杀到华灯初上;浣花溪畔的社区活动中心里,退休阿姨们用麻将牌敲出轻快的节奏,输赢不过一杯茶钱;少城路的苍蝇馆子后院,年轻人下班后匆匆凑局,胡牌时的欢呼声混着火锅的麻辣鲜香飘出巷口……
青羊区的麻将搭子,自带老成都的江湖气。有人专精“刮风下雨”,有人死守“素番清一色”,牌桌上方言俚语横飞,三句话内必有人喊“巴适得板”。这里的搭子关系也微妙——临时拼桌的陌生人,可能因一场“杠上花”结成固定牌友;而几十年老邻居,却会为一张“妖鸡儿”争得面红耳赤,转头又相约明天“报仇”。
若说春熙路代表成都的时髦,青羊区的麻将桌则藏着这座城的魂。当青砖灰瓦间响起哗啦啦的洗牌声,你便懂了:所谓安逸,不过是一副好牌、几个对味的搭子,和永远不急着结束的下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