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京的梧桐树影下、城墙根旁,一群举着手机导航、背着帆布包的年轻人正用脚步丈量这座六朝古都的厚度。他们不是传统旅行团,而是近期风靡南京高校的“旅游搭子”——一群通过社交平台临时组队的大学生,用AA制平摊成本、用同龄人视角重新发现南京。
“搭子社交”打破旅行次元壁
“一个人怕迷路,一群人怕迁就,‘旅游搭子’刚刚好。”东南大学大三学生小林在小红书上发帖招募“明孝陵秋游搭子”,2小时内收到20多条私信。最终6名来自不同高校的陌生人,在石象路拍下搞怪合影,还意外解锁了“陵园路夜骑”的隐藏玩法。这种轻量级社交模式,既避免了独自旅行的孤独,又比社团活动更自由,成为Z世代探索城市的新选择。
穷游南京的100种打开方式
大学生们用创意把“穷游”玩出新高度:清晨6点蹭灵谷寺的免费晨练,带着学生证半价打卡总统府,在先锋书店用二手书换明信片,甚至开发出“地铁2元美食环线”——从科巷的藕饼吃到南湖的砂锅,人均不超过50元。南航大二学生阿杰的攻略里,连南京博物院哪个展厅空调最足都做了标注,“和搭子们共享信息,就像玩真人版旅行大富翁”。
从“打卡”到“走心” 比起网红地标,年轻人更迷恋城市褶皱里的故事。一群文科生搭子会在乌衣巷背《世说新语》,摄影爱好者相约下关火车主题公园拍蓝调时刻,甚至有历史系学生自发当起“野生讲解员”。“在鸡鸣寺樱花树下聊考研压力,比在教室倾诉更轻松。”南师大女生西西发现,这种短暂而纯粹的联结,反而让旅行有了治愈感。
当00后开始用“搭子”重构旅行意义,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也正被年轻脚步唤醒新的生命力。或许正如一位学生在游记中所写:“我们拼的不只是车费和导游,更是青春里一场说走就走的勇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