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武汉大学的校园里,有一种隐秘而温暖的社交关系,叫作“吃饭搭子”。他们未必是同班同学,也不一定是室友,却因食堂窗口前的一句“拼个桌”或朋友圈里的一句“求约饭”结盟,成为彼此干饭路上的“战略合作伙伴”。
武大的“吃饭搭子”江湖,藏着无数微妙的规则。有人专攻工学部菜市场的牛肉粉,有人誓死捍卫梅园食堂的糯米鸡,还有人跨校区奔赴信息学部的烧烤摊——口味偏好就是他们的接头暗号。饭搭子之间无需客套,抢座占位默契十足,吐槽食堂手抖的阿姨时同仇敌忾,分享到限量供应的热干面时又瞬间化身“过命之交”。
这种关系比友情松散,却比陌生人亲密。有人因为“搭子”爱上了原本嫌弃的香菜,有人通过饭桌聊出了竞赛组队灵感,甚至还有情侣从“拼饭”开始暗生情愫。当然,也有“塑料饭友情”——比如总忘记带校园卡的“蹭饭党”,或是永远在减肥期只点青菜的“鸽子精”。
当樱花大道的人潮散去,饭搭子们才是真正懂得武大烟火气的人。毕竟,青春的味道,有一半都藏在食堂的餐盘里,而另一半,属于那个陪你吐槽“今天菜又咸了”的搭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