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都的街头巷尾,一种名为“路演搭子”的社交方式正悄然兴起。无论是春熙路的繁华商圈,还是玉林路的小酒馆门口,年轻人三五成群,以“搭子”为名,组队进行街头路演——有人弹唱原创歌曲,有人展示手作工艺品,还有人即兴表演脱口秀。这种介于创业试水与兴趣社交之间的活动,正在重新定义成都的街头文化。
“路演搭子”的核心在于“轻社交”。参与者无需深交,只需在特定时段组队完成一场路演,既能分摊成本(如设备租赁、场地申请),又能互相壮胆。95后创业者小林说:“一个人摆摊怕冷场,但和搭子一起,弹吉他的、画肖像的各司其职,反而吸引更多人围观。”这种模式尤其吸引大学生、自由职业者等群体,他们通过社交媒体招募“搭子”,甚至衍生出“路演相亲局”“宠物主题路演”等创意玩法。
成都的包容性为这种文化提供了土壤。政府推出的“街头艺术表演”备案制简化了流程,而本地人对新鲜事物的高接受度也让路演搭子们更有底气。一场路演结束后,参与者可能就地解散,也可能因共同爱好成为长期伙伴——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说:“在这里,路演是媒介,搭子是借口,找到同频的人才是目的。”
从商业角度看,“路演搭子”既是低成本试错的机会,也是个人IP的孵化器。有独立音乐人通过路演积累粉丝后转型线上直播,也有手作店主借此测试产品市场反应。当“搭子经济”遇上成都的烟火气,街头不再只是过客的通道,而成了年轻人展示自我、连接彼此的舞台。
或许,“路演搭子”的火爆,正印证了成都那句老话:“安逸不在别处,就在热热闹闹的生活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