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末秋初,江风微凉,橘子洲头的香樟树影婆娑。我站在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前,看着无数游客举起手机,又放下——照片里,不是人太小,就是景不全。
“需要帮忙吗?”一个背着相机的女孩笑着问我。
就这样,我找到了我的“拍照搭子”。
我们沿着湘江边走边拍。她教我找角度:让雕塑的侧影与对岸的都市天际线同框,让斑驳的光影洒在裙摆上,让江面的游船成为流动的背景。作为回报,我成了她的专属模特,在草坪、拱桥、老火车头前,摆出她想要的姿势。
原来,独自旅行的人很多。我们很快“捡”到一个不会用延时摄影的男生,帮他在“指点江山”石碑前留影;后来又遇到两个互换手机互拍的闺蜜,干脆组成了临时摄影小队。
没有专业术语,只有“头低一点”“笑开了好看”的简单交流;没有精修大片,只有抓拍到的自然瞬间。当夕阳把湘江染成金橙色,我们翻看彼此的手机——那些曾经孤单的风景里,终于有了生动的人。
分别时没加微信,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名字。但有什么关系呢?在橘子洲,我们共享过同一片江风,为彼此定格过这个下午最好的时光。
如果你也去橘子洲,不妨找个“拍照搭子”。他可能是个带三脚架的爷爷,可能是举着自拍杆的学生,也可能是任何一个举起相机的陌生人。
毕竟,有些风景适合独享,但有些快乐,注定要成双成对地出现。